對上一代感謝諒解,對下一代盡心盡力,
這是愛能代代相傳唯一的理由。

幾經思量,我們還是決定全家該一起行動。
理由很簡單--孩子的成長需要父母。不只是
生活照顧,父母也會是知識與品格教育的直
接影響者。在他們高中畢業前,我不想因為
學校或教育制度的優勢而考慮捨棄家庭所能
給予的生活力量。


印度有句諺語:「孩子小的時候,給他深根,
長大之後,給他翅膀。」這一直是丈夫和我教
養孩子的指導準則。在養育「十全十美的孩子
」與「盡心盡力的父母」之間,丈夫與我毫無
猶豫的選擇了後者。


一個可以理解與背誦長詩與律詩的孩子,卻記不
牢十個英文單字,我深信她的問題不在智慧,有
一天她與英文一定會建立起學習的橋樑,我但願
自己不要心慌。


讓孩子做家事,除了要幫助她不脫離家庭互助的軌道
之外,還要幫助她面對一個永遠存在的事實----人人
需要一種平衡的生活。不能因為用功讀書,其他事情
就由別人代勞。不親近生活瑣事的人,會失去對生活
的情感,也會減損體會快樂的能力。

我愛我的孩子,我希望他們瞭解我曾經體會的快
樂,學會擁有我所擁有的生活技能。


尋根工程是每年五年級的孩子都要做的功課。寫直系
家譜、採訪三代的成員並為他們寫小傳記,工作份量
不輕但很有意義。書旂做完之後的感想是:「沒有什
麼比留下這些紀錄更富有;沒有什麼比能在未來清楚
的對妳的後代敘述家族歷史更重要。我喜歡這項功課
,我要把它送給我的家人。」


有時候,我們只顧把我們少年時未能享有的東
西給子女,卻忘記給他們我們曾經享有的東西.....


生命無法彩排或回頭。因此每一個老師都掌握了學生
最重要的生命時刻,他們和父母一起深深的影響著明
日世界的參與者,親手栽植未來的希望。我羨慕且感
謝為人師而自豪的人。


我多麼希望每個孩子在既定的課堂上,成長的過程中
也都能受到這麼健康的「健康課」,如果他們有機會
深度瞭解自己、照顧自己,那該是我們能給他們最好
的禮物。


我們無法為妳們鋪一條平坦的成長路,但是我們可以
用穩定的生活節奏與妳們一起努力。


如果一個孩子起床後離家,睡覺前回家,父母到底要用
什麼時間來關心他們的成長呢?

媽媽要鼓勵你,不用特別去尋找好朋友,應該督促
自己去做一個「好朋友」---開放心胸、不嫉妒、跟
朋友說時談有益的話題、鼓起勇氣勸告朋友的犯錯,
還有更重要的一件事---不要跟別人談論朋友的秘密
或批評他們的話。

大腳印是一種足跡,留下當中某一個孩子的成長風格
,其他孩子或許可以研究、欣賞或引以為榜樣,但無
論如何,不要把大腳印當成其他孩子的成長標準,也
不需刻意隱藏,視而不見來保護另一個我們認為比較
不行的孩子。我相信當父母最重要的功課,就只是對
孩子們留下每一雙或大或小的腳印都仔細端詳並深深
愛憐。


我們總是過度高估物質條件帶來的幸福,但我認為最
好的家庭,是父母擁有穩定愉快的情緒,喜歡自己的
工作與生活。

在教養的過程中,我從不想要強行灌輸任何價值觀給孩子
,等待是絕對必要也非常奇妙的磨合。
我可以獻上一份屬於自己的身教。

我知道要完成一個夢,不可能不需要專業能力,一個
人敢不敢夢,能不能好好在夢裡努力,常常是因為得到
他人的鼓勵和祝福。


在付出的同時,也一定會得到快樂的酬勞。
為什麼我很享受蠟燭兩頭燒的母親生活?
就像我們看到所有職場的人都在忙,但此時卻無法
分辨,哪些人是因為拖著走而移動,哪些人的動是因
為自主的熱情。

在職場上,不要帶著抱怨與不滿上工,如果你把一個人
當作朋友,就適著用鼓勵幫助他克服不平,不要再加強
他們的壞情緒。


父母能給孩子最好的禮物,不是生活的保障,而是不因變
動而永遠存在的能力。

我們不想透過金錢完全的支援向孩子證明對他們的愛無怨
無悔,並非是供應不起的父母就比較不愛孩子。

母親不是讓你倚賴的人,而是讓你無需倚賴的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asterj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