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賴閱讀
心裡有個空洞
不是人能填補
家人關心 朋友交談 愛情滋潤
都不能完整
所以大量閱讀
但閱讀是這樣
總有好的也有不好的
它是個世界
作者個人的世界
他的經歷他的思考理解他的心情
我們從中了解或許模仿
想起來閱讀是一件冒險的事情
作者背後的思想基礎是什麼
會不會看了反而干擾攪動我們原本
穩定的心思?

這幾年的閱讀有了很大的變動
首先是幾乎不在外面書局購買書
聖經是主要閱讀書
其次是屬靈書
再來經常閱讀的是網路文章
透過網路世界
遇到許多和自己世界沒有任何關連的人
但是感謝我已有足夠篩檢能力
能看到許多在生活中過的豐富又智慧的人
固定逛的網站就能有許多新的收穫
這些聰慧女子開啟我的視野

其中之一是蔡穎卿

她最近的書: 我想學會生活

書中小標題:珍惜 變動 恩典 付出 牢籠 平衡
創作 複雜 溝通 捨棄 錯覺 快樂

她也是個幸運的小女孩,因為神給她很好的父母,
父母給她非常完整的生活榜樣,但我相信她將前
段生命的吸收,完整又淋漓在最健壯的時候開始
給予。透過生活細節,體會並細細說出些不容易
說明又抽象但非常重要的事情。

我們一般人覺得捨棄是甚麼呢?似乎是個負面的詞,
丟東西嗎?她思考的卻是選擇,甚麼是生活中情感
關係裡最重要的事情,做正確的選擇,之後,因此
可以不取或捨棄。

她說:對我來說,「情感關係的不取」當然是涵蓋所
有的人際關係,是最考驗我對「適可而止」的了解
與實踐。

我當然有過很多做得不夠好的經驗,好比說,他人
需要幫忙時做得過度了,忘了對方需要的只是某一
個程度的精神支持與有用的建議,而非因為我的關
心或援手而放棄完整自主。

做得不好的時候,我倒不感到挫折,因為每次抽離
實況、靜心一想,就覺得是因為自己還不能掌握熱
情的恰到好處,的確像一道火候控制得不夠好的菜
色一樣,燒不好總有它的道理。

我了解商業需要發展,但不認為應該為此付出這麼
大的代價。有時候我會渴望有一種很簡單的購物行
為,以真正的需要與不需要為基礎的購買活動,而
不受各種誘惑促銷或健康威脅進行的生活。


恩典
恩典是感恩來的,神要我們凡事謝恩,凡是謝恩並
不容易,順境感謝很容易,逆境時呢?也要感謝,
為了神的意念總是高過我們的意念。神的眼光穿透
過去現在未來。

蔡穎卿說:
人人都要關心別人的孩子。我們必須認識到,我們
兒孫的幸福和別人孩子的幸福是息息相關的。我們
的孩子需要動手術挽回生命,給他開刀的是另一個
孩子。假如我們的孩子受到暴力威脅或傷害,害他
的也是別人的孩子。我們如想自己的孩子過好日子,
就要使別人的孩子也能過好日子。

仔細讀,並不是溫情文章,是實際切進現實人生的。
她對恩典的體會是在生活中找到讓自己生活穩定的
寧靜,由內心的寧靜,行於外,才能穩定自己,到家
庭,到生活.才有可能在面對病痛 種種不順遂時,
能看到自己所擁有的,而產生真正的感謝!

我想這樣的寧靜是要從阿爸父那裏才能得到。
神一定懂她,也在等她,要給她
更多力量,產生更大的影響。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asterj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