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本書在前陣子透過媒體略有耳聞,
但是買書的習慣是沒逛書店沒翻過的話,就不會想買。
昨天晃去高鐵,一個下午,把這本書看完。

這是它的序
給我那些畢業的孩子們,這是為你們寫的書。

  當時年紀小,有些事情說了你們並不一定明瞭。而老師自己也很年輕,很多人生的起落也不曾體驗。教書十八年,現在是時候了。

  也許你們並不知道「老師」這職業很單純;也許你們沒想過「老師」也跟所有的人一樣只經歷過自己的人生。所以當你們回學校來,向我請教一些「人生」的困惑時,我回答得很心虛,甚至有點唯唯諾諾。怎麼可能我會知道讀哪一間學校對你比較好?怎麼可能我會知道讀哪一個系所前途一片光亮?老實說,我也只談過一次戀愛,哪裡理得清楚這些男女間曖昧又傷人的情愫?

  我知道的不多。

  別人的感受、熱情與傷痛是不是都與我一樣?站在講台上,常常想:我講的東西我自己相信嗎?我不願對著你們說謊。

  老師不是天生的,我們也曾經是學生。當我是學生時也一樣充滿對生命的疑問,對周遭的憤懣,對一切一樣充滿困惑。老師對我說的「訓誨」,我總是質疑、反抗、不放在心上。所以真正打動我的、真正改變我的,是一些發生在我身上的故事。是那些我遇到的「人」與「事」,漸漸的教會我認識生命的本質。終於知道:人要寬容,寬容讓人有了迴旋的餘地;要盡責,盡責讓人了無遺憾;要奉獻,奉獻讓人發光發亮;要公平,公平的人不卑不亢;要尊重,懂得尊重的人知道如何原諒;要勇敢,勇敢讓人明白何時該抵抗、何時該退讓!

  慢慢的發現,小說是故事,戲劇是故事,卡通、廣告都是。不同的媒材、不同的角度訴說著作者想要傳達的意念。人生也是。我們在寫著自己的故事;有的絢爛、有的晦暗;有的精采萬分,有的只是平淡。你想的是畫本繪本嗎?簡短卻是意味深長;是小說嗎?情節豐富而迭宕;或者是一部電影吧,那種都已經散場了,卻還是坐在座位上,一直不願離去的感動。

  慢慢的我也發現,我寫下的是什麼。原來這幾年來寫下了我的成長,記錄著我對你們的「愛與關懷」。原本不知道人生一世到底何所追求?現在發現這才是我一直在做的事,才是我一生要完成的事!這些美好的、小小的感動是我與我的學生們共同寫下的「生命週記」。

  你們大了,不喜歡別人對你們說教,其實我也不喜歡別人對我囉囉嗦嗦。就把「我們的故事」說給大家聽聽吧。

  給我一點時間。我有點老了,需要慢慢的回想......

在網路書店可以看到些內文,簡老師體驗過的路,從教過他的老師和手中經過的學生交織成為他的心路,我很佩服他,有很多時候,我們在教學現場,學生安定時,覺得很好,學生亂時,覺得煩,很少思考這些都是人生, 學生的片段人生,組織成我們教學路上永恆的人生,大部分的老師,經過升學的篩濾,絕大多數是順利通過考試這關,對於讀書雖不勝於醫學系學生,但是大部分是勝者,無法專心、就是搞不懂、不想上課、不想讀書這些孩子的心情,有些老師很難體會,我們常說,不讀書將來你要做什麼呢?然後說,讀書要靠自己,誰不是靠自己?或者說你很聰明呀,就是不用功,或者是考這種分數,能看嗎?

因為這些老師以前的老師,也是這樣說話,也是這樣恨鐵不成鋼,成了鋼之後的老師,照樣這麼恨下去,就像簡老師說的:

大家不知道的是:幾乎所有的國小老師都不是由他們的「老師」教會他們如何當老師。因為大學的教授不是沒教過國小,就是只教過幾年就一路讀書讀到博士了,不然如何當「教授」呢?所以我們大都是當上老師之後,才學會如何當「老師」的。你是一個怎樣的老師,跟所處的「第一個」學校有絕對的關係!

我是80級,也就是民國八十年開始當老師。「嚴管勤教」是當時所有同業的執業信條,「恨鐵不成鋼」是人人永誌在胸的信念。不聽話?當然是「痛扁」啦!尤其八十三年「海軍陸戰隊退伍」後,當然更是凶悍。不過一件事改變了我的看法。

這是那麼多年前的事了。記憶中的「他」總是畏畏縮縮,臉上毫無表情。輔導紀錄簿上一連串的紀錄,甚至還有偷盜的前科。那次一位小朋友丟了一整盒水彩,怎麼找就是找不到。我知道最後一節的體育課只有他回過教室喝水,當然他是不會承認的。當時的我怒發如狂,想當然耳的搜遍了全班,結果還是一無所獲。所有的小朋友無辜的看著我,而且放學時間就快到了,生氣又緊張,我的怒氣都快提到天靈蓋上了!

突然間靈光一閃,我想到教室旁的廁所。搜著搜著,搜到廁所的垃圾桶,找到了!整包的水彩以塑膠袋包好藏在垃圾桶底下,想來小偷是打算明天趁人不注意再將贓物取出。

等我指出進入教室接著上廁所的只有他一人,這下他終於承認了,狂怒的我將他的書包從二樓丟到一樓,大聲的叱喝他,奇怪的是,他的臉上依舊是漠然而毫無表情,既不是恐懼害怕、羞愧沮喪,也不是憤怒不平,總之就是不發一語,默然的承受一切。這種無關緊要的態度更是令人發狂,實在是差點就將他連書包一起丟下樓去!

那天晚上「照例」是要進行一場家庭訪問了。滿懷著怒氣,我覺得一定要該學生的父母給我一個交代。因為偷竊已經太過分了,而他那種不屑的態度更是應該好好懲戒一番。到達的時候學生的父親還在外工作未回,母親聽完我的敘述(其實是告狀)一直說:「等你爸回來,你就『知死』啊!」而他一直站在一旁,維持著一貫冷漠的表情。

父親一踏進家門看到老師在場很是訝異,等到清楚了事情的來龍去脈,我還在絮絮叨叨個不停,他突然站起身一把將兒子用力推向牆壁!

一縷鮮血從頭上淌下來。他沒有抗拒、沒有伸手擦拭,甚至沒有吱聲。臉上依舊是漠然而毫無表情。

嚇了一大跳的我連忙拉住父親,就看著鮮血從他的額頭一直流下來,一直流下來,滴滴答答的染漬了一大塊的地板。

那天離開的時候,我一直幫我的學生求情,差點就要在他的身邊一起跪下了。

然後一切都有點改變了。我一直是「嚴管勤教」的啊!但「嚴管勤教」真的是學生需要的嗎?從那天起,我對那位學生完全改觀。開始對他噓寒問暖、加強輔導一番,但就是不敢問那天晚上我離開後又發生了什麼事。

這就是我真正成為「你們的」老師的開始。

這樣的故事著實震撼,我第一年教書時,被訓導主任盯,班級太亂,老師心不在焉,當時的我對於國小學生的印象太好了,曾經在國中試教一個月,學校給我們B段班喔,還不是後面的,試教完我就想放鞭炮了,看到可愛的小學生,真是喜歡的不得了,根本不想嚴管勤教,但是被電呀,只好開始當個什麼都管的正常老師。當時有個孩子也是如文中所說的偷竊癖,現在回想,我真的錯了,他的家庭功能已經無法供應他需要的管教,我還聽外行人的建議,修理就是,他說:我小的時候,不乖,我爸就拿掃把打我,被打,痛了就想為什麼會這樣?就不敢犯了!我竟然真的修理我的學生,後來那學生升上5年級,換了班級,其他同學問他對我有什麼印象?答案是,老師打人很痛。到國中後聽到的狀況仍然不好。

但是說也好玩,所有教過的學生,大部分的小孩名字記不得,但是特皮的小孩們,我牢牢記得他們的名字,非常堅固,而且還掛心。

這本書中簡老師說的我幾乎都同意,寬容,所有老師最需要的一個美德,仍在學習;盡責,認同並更求精進;奉獻、公平、尊重,同前;勇氣,需要向簡老師多多學習,唯一我稍微不認同的就是,他說在他們班再皮的學生,成績都可能很好,因為他不打印象分數,我也反對打印象分數,但是我覺得要讓學生知道他上課的態度也很重要,如果甲君考試考不好,但是上課認真絕不亂插話,我會給他個上課認真分數;乙君上課愛隨便說話或影響同學影響別人,提醒之後也不以為意,即使他總是考的很好,我仍會給他個上課態度分數,當然這些都要事先說明並公平進行。

閱讀這本書,是對自己的工作做許多次的價值辯證,以前和老陽大小美新富智昌一起合作的2年,我曾經覺得空前絕後,當時的辛苦,怎麼度過也搞不清楚,只記得請婚假前一天,心理的感覺是,好累好累,終於可以休息一下。一大堆那時的照片與影片,不管是在學校或畢業後,依然牽牽掛掛,可是好像就是過去了,就是過去了,我不知道該怎麼形容那感覺,我們這些老師,有些,一廂情願,吧!
不過我們都盡力無愧於心就是。

這是一本好書,值得閱讀,非常推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asterj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